为帮助高一新生快速适应中职校园生活,搭建家校深度沟通的桥梁,凝聚教育合力,今日,管理工程系召开高一新生家长会。会议内容务实、指导性强,为新学期家校共育奠定坚实基础。

会议的第一项议程由苏辉校长主持,学校邀请了国家心理学专家王道荣教授,基于学生家庭和家长的视角,向家长们讲述了中职生成长的价值和建议。通过各种具体案例分析了中职生的特点,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,以及中职学生的成长路径。针对家校共育,专家重点强调:&濒诲辩耻辞;高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与适应期的迭加阶段,自主意识增强但心智尚未成熟,家校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状态。&谤诲辩耻辞;



会议第二项议程由各班班主任与家长展开 “一对一” 班级层面交流,内容紧扣新生适应与亲子沟通,涵盖三大核心板块:
1. 班级情况与适应引导
班主任们先介绍了班级组建情况、学科课程设置及开学以来新生的适应现状,用具体案例说明学生在学习节奏、自主管理、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(如作业拖延、对专业课程陌生、与同学相处摩擦等),让家长清晰掌握孩子在校动态。
2. 亲子沟通实用方法指导
针对家长最关心的 “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效沟通”,班主任们分享了可落地的技巧:
(1)“倾听优先” 原则:每天预留 20 分钟 “无干扰交流时间”,多问 “今天在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”“遇到什么需要帮忙的吗”,少问 “今天考了多少分”,避免让沟通变成 “查岗”;
(2)“共情式回应” 技巧:当孩子抱怨 “专业太难学” 时,先回应 “妈妈 / 爸爸能理解你觉得难的感受”,再一起分析问题,而非直接指责 “你怎么不努力”;
(3)“正向激励” 方式:关注孩子的微小进步(如 “今天主动完成了专业作业”),避免拿孩子与他人比较,用具体肯定代替 “你真棒” 这类笼统表扬。
3. 安全与习惯养成提醒
班主任还结合校园安全要求,强调家长需配合做好食品卫生、交通安全、网络安全(防范网络诈骗、合理使用手机)、防溺水等教育,建议家长与孩子共同制定 “家庭作息公约”“手机使用规则”,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与自律习惯,为学业发展筑牢基础。


会议尾声,家长们纷纷与班主任深入交流,围绕 “如何平衡孩子兴趣与专业学习”“怎样引导孩子克服畏难情绪” 等问题展开探讨,部分家长还分享了自己的沟通困惑与尝试,现场氛围热烈融洽。家长们表示,此次家长会不仅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点,更掌握了亲子沟通的实用方法,将积极配合学校工作,与老师携手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

